根據全國森林防火規劃中指出?;痣U預警是預防工作的先導,林火監測是實現森林火災“早發現”的關鍵環節。 目前,全國現有森林火險要素監測站 3245 個,可燃物因子采集站 746 個,人工瞭望塔 9312 座,視頻監控系統 3998 套,火情瞭望覆蓋率 68.1%。針對預警響應機制不完善、林火監測的精度和時效性不高、瞭望存在盲區的現狀,利用信息化技術和現代高科技手段,加強新技術應用,創新預警模式,強化響應措施,構建完善的森林火險預警響應體系;充分發揮衛星監測低成本、廣覆蓋的特點,不斷擴充星源,提高衛星監測時效和精度,建立 分級監測機制;在森林資源分布的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加強視 頻監控系統建設;適當新建和維修瞭望塔,發揮其在大面積林區火情監測中的作用。通過綜合利用“天基、空基、陸基”監測手段,共享衛星圖像資源和信息,建成集衛星遙感、高山瞭望、視頻監控、飛機巡航和地面巡護的立體林火預警監測系統,提升森林火險預警、火情實時監測能力。
1.森林火險預警系統
在全國森林火險預警系統建設的基礎上,統一開發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森林火險預警模型及配套系統軟件,建設全國預警平臺,完善預警響應機制,深化與氣象部門的合作,推動全國森林 22 火險氣象預測預報一體化建設;各?。ㄗ灾螀^、直轄市)完善建設森林火險預警平臺,并負責運行維護和管理轄區內的監測站點。 在升級改造現有的火險要素監測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基礎上,新建 1500 個可同時測量氣象因子和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新型森林火險綜合監測站。
2.衛星林火監測系統
開拓衛星林火監測使用的星源,充分發揮資源衛星、環境衛星、減災衛星、高分衛星等其他高分辨衛星在林火監測中的應用, 提升對 FY3 業務星、美國 NPP 等新型衛星的應用能力,充分依托國家統籌建設的陸地、氣象等衛星地面接收站網,鼓勵和培育 社會運營公司采用 PPP 模式和市場化手段開展林火監測應用支 撐,建成國家森林防火衛星數據接收分析處理系統。建立衛星林火監測分級處理機制,國家重點負責較大林火的 宏觀監測和重大火災的跟蹤監測;?。ㄗ灾螀^、直轄市)承擔轄 區內的日常監測工作,及時、精確判讀衛星熱點,快速通知基層 核查,跟蹤林火撲救動態,提高衛星遙感監測的作用。建設國家主分發處理系統 1 套、3個分中心的數據上傳系統,更新衛星林火監測系統背景圖層。
3.林火視頻監控系統
充分利用現有鐵塔、電力、網絡等公共資源,采用先進的紅外探測技術、高清可見光視頻技術、智能煙火識別技術,實現森林火情 24 小時不間斷探測和自動報警。在森林資源分布集中、 23 政治敏感性高、火源控制難度大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建設視頻監控系統,增強新技術瞭望火情和及時發現火源的能力。其中在 森林集中連片、人工瞭望盲區較大的重點林區和部位主要布設監測火情的視頻監控系統,及時自動發現火情;在人員活動、野外 用火、農事用火頻繁的重點區域和部位主要布設監控火源視頻監 控系統,嚴格監管野外用火行為,減少人為火源引發森林火災的頻度。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視頻監控系統可逐步向一般火險區 擴展。本期規劃在現有 3998 套視頻監控系統的基礎上,新建視頻監控系統 5425 套,覆蓋 30%森林火災高危區和高風險區,并利用互聯網平臺初步構建全國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網絡系統。
4.瞭望塔建設
充分發揮現有瞭望塔的瞭望監測功能,對森林火災高危區現 有瞭望塔升級改造,完善瞭望塔配套設施,改善瞭望塔工作生活 條件,配備必要的瞭望監測、語音通信設備。完善大面積林區瞭 望監測網絡,在適宜人工瞭望監測的大面積林區新建瞭望塔,進 一步提高瞭望監測覆蓋率。
5.無人機巡查系統建設
利用無人機掛載雙光吊艙、掛載高音喊話器、掛載五拼傾斜攝影相機、生命探測儀、紅外溫度儀等等不同的設備進行對森林防火進行高效及全面的巡查檢測等工作。充分實現“空基”森林火源的監測,無人機以及相應系統具備機動強、操作靈敏等優勢可以對當前森林防火監測的盲區進行補充監測。